容县是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设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乡镇代办点的第一个试点县。设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乡镇代办点是国家政策便民、惠民的体现,同时为广大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提供了有力保障。8月8日,玉林市容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乡镇代办试点工作正式开展。当日,试点的石头镇、县底镇、杨梅镇三个乡镇代办点顺利办理了超过150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
据了解,石头镇、县底镇、杨梅镇三个乡镇代办点均设立在镇中心学校。玉林市教育局和容县高度重视,从制度、人员、设备等方面对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助学贷款乡镇代办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在各代办点办理现场都张贴和摆放助学贷款最新政策、办理流程指南等宣传材料,办理环境干净整洁,室内配备空调、饮用水、口杯、签字笔等服务设施,且专门设有椅子供学生和家长等候时用。
据悉,容县共有16个乡镇,最边远的乡镇距离县城超过40公里。每年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人数接近6000人,且由于办理时段集中在8月份,最高峰时日办理贷款人数超过500人,学生和家长办理贷款时存在路途远、办理手续繁琐、场面拥挤等问题。因此,设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乡镇代办点既方便了群众、节约了成本,又减轻了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压力。
一位石头镇水口村姓梁的续贷学生高兴地跟记者说:“在乡镇代办点办理贷款方便多了,而且一次就能办成贷款,去年我到县城办理贷款光坐车来回都要三个多小时,合同还不能马上签,现在我从村里出到镇上只要二十多分钟,单单车费就节约了100多元,真是省时又省钱。”在办理现场记者还看到学生或家长办完贷款手续只用花十来分钟,的确节省了时间和往返交通费等,还大大提高了贷款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精准扶贫。
在今后的工作中玉林市教育局、容县将继续加强乡镇代办点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乡镇代办试点工作发挥引领带头、辐射全区、惠及百姓的作用,逐步形成机制成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乡镇代办试点模式,为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