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重庆市召开2019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启动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以及各地国家开发银行分行业务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会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涂义才出席会议并讲话,广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主任全斌在会上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经验典型发言。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涂义才在会上强调,下一步要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提前谋划,抓好、抓细、抓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推行高中阶段预申请,全面推行区县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高峰期分流受理、预约办理,扎实做好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全力助推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自2009年全面启动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以来,我区紧紧抓住贷前、贷中、贷后三个关键时段,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一是贷款前:精心准备 数据先行。 自2013年起,每年4-5月组织全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历)届毕业生进行助学贷款预申请,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城乡低保学生、高中助学金受助学生和有意向申请助学贷款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录入预申请系统。开展全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资助政策宣传,做到资助政策宣传三覆盖,即对所有学段宣传海报发放的全覆盖、对公办和民办学校宣传指导的全覆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长宣传的全覆盖。二是贷款时:热情服务 便民为本。根据广西农村分布地形情况,县级资助中心在路程遥远和人口较多的乡镇设立助学贷款代办点,一般设立在乡镇中心的高中或中心校,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办贷”。各级学生资助中心采取微信公众号预约、排号机合理安排受理时间,通过分乡镇、分高中、分首贷续贷错峰受理,避免出现人员高度集中,让群众长时间等候或往来多次等情况。三是贷款后:多措并举,精准帮扶。我区每年组织金融、法律、思政等学科、行业方面的专家团队,每年举办全区高校诚信巡回讲座,介绍国家助学贷款及校园贷的危害及防范、个人征信的重要意义及维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每年举办2次助学贷款毕业生双选会,为助学贷款学生从实习到毕业工作提供通往优质企业的机会,提高就业扶贫的精准性,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帮扶。2018年广西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扩大受助人群范围,为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实在无法还款的学生和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