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广西高校资助工作者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文章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梧州职业学院、北海职业学院、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等高校资助工作者 作者:广西学生资助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点击数:

前言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

我区各高校资助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倍感振奋,纷纷共话感悟。







广西医科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贺盛发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后,我深受鼓舞与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这为高校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擘画了发展新蓝图。作为一名高校资助工作者,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资助模式,丰富育人载体,充分发挥医学特色优势,打造资助品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医学生,实现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资助智慧与力量。





广西财经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黄晖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我始终坚信:资助工作不仅是纾困,更要铸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铺就“经济帮扶—精神赋能—价值反哺”的成长阶梯。通过红色基因浸润、诚信教育筑基、专业实践锤炼,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勤工助学、基层实践为纽带,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育,让壮乡文化传承与财经创新实践同频共振。让受助学子用专业知识反哺基层,服务社会,从“受益者”转变为“奉献者”,真正实现从“扶贫”到“扶志”的升华。我们愿以精准滴灌的关怀、五育融合的实践,培育守诚信、精专业、怀天下的新时代英才,让每一朵青春之花都能在八桂大地上绚丽绽放 。





广西民族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

许丽莉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切体会到资助育人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经济帮扶,更是价值观引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载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擘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为广大资助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DeepSeek的出圈让我们看到国产科技公司的快速崛起,《哪吒2》的爆火让世界见证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资助育人工作也在实现从“经济帮扶”到“全面发展“的跨越。作为一名资助人,我将积极努力讲好资助故事,培养具有“扎根精神”和“石榴籽精神”,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梧州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干事

魏钰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为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资助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需从两个方面深化实践: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筑牢育人根基。通过建立“资助+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引导受助学生理解“感恩”与“责任”的辩证关系,培养“心怀家国、勇于探索”的新时代青年。

二是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德育贯穿五育全过程”,启示资助工作需构建“经济支持-心理疏导-素质提升”立体体系。我们始终联合劳动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勤工助学岗位,让资助成为学生成长的“推进器”。

未来,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纲,以“精准滴灌”为策,以“赋能发展”为本,让每一份资助都成为播撒希望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报效家国的绚丽之花。





北海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干事

张月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学生资助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资助工作应是保障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并行,身为学生资助一线工作人员的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实做细各项学生资助工作,创新资助工作开展模式,让资助工作增值教育成果,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都能够安心在校学习,心无旁骛追求梦想,成长成才,助力祖国发展。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职员

朱凤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德育贯穿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资助工作指明方向。作为资助工作者,我们深知资助不仅是经济帮扶,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打造“扶困-扶志-扶智”的育人链条。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更要注重思想引领。通过“解困+赋能”双管齐下,开展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搭建勤工助学、公益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劳动奉献中锤炼品格。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发展型资助”模式,在资助政策宣讲、助学金发放等工作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用暖心服务传递制度温度,用榜样力量激发奋斗精神。力求实现资助工作从“保障型”向“育人型”的全面跃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